生化暨分子生物學科簡介

 

一、宗旨: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傳統的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與進展神速的分子生物學結合,導致了生物醫學研究的大鳴大放,因此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及分子生物學已是現今基礎醫學與生物相關研究學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生化科及細胞分子生物科成立的宗旨主要在於培育學生瞭解這些領域的知識,訓練學生從分子層面觀察與了解各種生物反應,提供一個均衡完備的研究環境,以期在這些領域能有創新及卓越的貢獻。

二、沿革:


生化科成立於1987年,第一任科主任為包家駒教授,任期自1987年至1993年;第二任科主任為黃明達教授,任期自1993年至1998年;分子生物科亦於1987年成立,第一任科主任為楊孝德教授,任期自1987年至1993年;第二任科主任為吳明道教授,任期自1993年至1998年;19988月生化科與分子生物科合併為生化暨分子生物科,合併後之 第一任科主任為王子堅教授,任期自1998年至2015年,第二任科主任為洪錦堂教授,任職迄今。

三、特色:

本科在教學與研究方面之特色在於涵蓋生化與分子生物學中多個面向之領域,依照本科師資,分別成立包括:遺傳學、分子遺傳、醣類免疫化學、腫瘤細胞、基因調控、生訊息傳遞、結構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學以及蛋白質體學等13個實驗室,以期培養上述領域中學有專精之優秀人材;除了個別實驗室研究各有特色之外,本科中有一半實驗室研究主題與癌症機制直接相關;本科教師亦負責本校蛋白質體核心實驗室之設立與運作,因此以蛋白質體學角度進行醫學研究亦是本科特色之

四、展望:

基因體研究計劃的結束,帶來如何解開如此龐大資訊其背後意義的艱難挑戰。也因此帶動了基因晶片 (DNA microarray)、生物醫學資訊 (Bioinformatics)與蛋白體質學 (Proteomics)這些強力的生物技術萌芽。放眼21世紀,生物技術的強弱將能主導生物醫學的進展。台灣當前極需要具備生物醫學背景的生物技術相關研究人員。本科課程訓練期望能培養出領導國內生物技術發展的人才,訓練課程中將整合上述生物技術,並研發新的生物技術,達到在生物醫學中有卓越貢獻的長期目標。

五、歷年重要紀事:

本科教師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包括有:

    ·  包家駒教授於1991~19931993~1995年兩度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  吳明道教授於1997~19991999~20012001~2003年三度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  趙清貴教授於1991~19931993~1995年兩度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1995~2000年榮獲李遠哲傑出人才獎;2011~2014年獲聘本校首位講座教授。


此外吳明道教授並曾於1999年、2001年、2004年於本校及中央研究院舉辦盛大的國際醣類神經生物學學術研討會。
醣類生物學在生物醫學上已知有很多重要的角色如微生物的附著在宿主、細胞間的辨識、生物的發育、老化與癌症的變化都有密切的關係。這些知識在臺灣還在起步,因此過去十多年來,本科吳明道教授除了邀請世界知名的醣類學專家如Drs. S. HakomariDr. N. SharonY. C. Lee來台介紹外,也舉辦國際性會議如在199920022004與中研院生化所及化學所合辦國際 醣類分子免疫學、醣工學及其在生技產業之應用和醣類神經生物學等學術研討會,當時有許多國外著名的醣類免疫化學家及國內年輕有活力的醣類學家參加。同時也在長庚大學醫學院舉辦碳水化合物與醫學研習會,讓國內初學者有機會接觸這個新領域。這些研習會,不但把校際間的距離拉近,同時也將不同領域與醣類學的關係逐漸建立,為後蛋白體時代開了新紀元。期待有一天台灣的醣類分子(免疫)學可在台灣生根並可成為國際重點成員。
吳教授也將1999年舉辦的國際 醣類分子免疫學演講內容編成Molecular Immunology of Complex Carbohydrates-2,其為Adv. Exp. Med. Biol. 系列刊物 (Vol. 491. 2002) 此書在當年被選為Kluwer Academic / Plenum Publishers的最佳教科書。


    ·  白麗美博士獲選為北美果蠅理事之亞洲代表-服務期間為2016-2019